在路上
或是近來讀了些旅行圣經(jīng)的緣故,想想已多年不曾背上行囊,于是,我開始了一場馳騁于大疆原野的“旅行”。
窗外雨潺潺,湍急的雨滴串流成線,傾瀉般敲打著窗門,隨風搖擺的樹枝“吱吱”作響,透過半掩著的窗門硬闖入耳,讓我無法靜下心來,如是,便放下書,慵懶地躺著。窗外,路上行人依稀可數(shù),過往車輛發(fā)出刺耳的聲響,與這般意境很是違背。
時間是個好東西,短短幾載揮霍,可以拼湊出諸多事跡,少年輕狂如宏,酷愛旅行,亦愛讀書,旅往南北東西,不愛思索,偶爾讀下古今經(jīng)綸,無求深解,喜愛結識新友,相聚歡談,好不快哉!
若生命平滑無奇,僅當年歲適時而行。十八大學,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斷非我所求,也無需誰懂誰解,唯獨自己方才深知生活的意義,為何不能讀書、識學、認知、建業(yè)、成家、育后、終結? 秋雨先生說:你不懂我,我不怪你,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,自己走不出去,別人也闖不進去,我可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。
時常有朋友問我,如何能將自己的生活過得如此有“意義”?我也只能“呵呵”回之。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道傷口,或深或淺,當蓋上了紗布,以為就不存在了。我亦如此,你不見也不懂,而我又何須解釋給你呢?所以,咽下涼苦,躲在黑暗里默默流淚,這便是成長的代價。
多年不再“流浪”,但未曾忘卻流年。歲月不驚,時光不老,攜一顆放浪形骸之心,挽一知己,遇城或擇域,背上行囊,去揮霍揮霍這蒼白的青春,試試?
似乎雨停了,至于何時停下,忘了關注。推開窗戶,我貪婪地呼吸著雨后甜潤的空氣,空氣里彌漫著清新的味道,清理著身心里的濁氣。不知名的鳥兒停在枝頭開始啼囀起來,仿佛在傾吐著浴后的歡悅。靜下心來,仿佛還能聽見小草破土而出的聲音。我想,它們是迫切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吧。
我迷戀于文字的世界,只因為那里有我想要的生活,沒有目的,僅僅因為喜歡,就戀上罷了。時間終究會改變我們的模樣和心境,放棄某些“命運”,最初的心終究還是無法忘卻。即使不再旅行,心,也會一直在路上。